 |
▲曾成钢·莲说 古人对于莲有种种的赞美,这不妨碍当代艺术家对于莲的重新体悟与个性表达。现代金属材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秋日莲蓬不仅包孕生命和未来,也折射出自然与人生的大千景象。作品着力表现莲子的蓬勃生命力,历经千年仍能发芽,无论何地均能成长,情系手足,梦回故园。
|
 |
▲龙翔·莲之二 莲既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喜好,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吉祥象征,艺术家将其以屏风的形式加以表现,具有与室内环境的亲和性。
|
 |
黎明·旋律 音乐越过千年,与人类共在。生命穿过时光,凝聚为永恒。
|

|
▲展示区展品
|
 |
▲吴彤·国韵——生旦净丑 中国传统京剧中的人物面部造型有很强的绘画性,与西方艺术的审美趣味大不相同,以雕塑的方式加以表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
|
 |
▲胡博·本真态 形象的简约,提炼出抽象的结构,而人与动物的亲密更显出自然的本真。
|
 |
潘松·霓裳系列 云想衣裳花想容,现代服装设计表达的已经不再是日常的穿着,而是对一种人生理想的阐释。
|
 |
刘永刚·站立的文字 将中国传统篆书文字转换成为现代抽象雕塑,文字中的线条俯仰响应,具有人的顾盼姿态,体现了互助互爱的理想。
|

|
孟庆祝·石之恋 将天然石材略事雕琢,便呈现出意境悠远的山水意象,对中国文化的细致品味皆在其中。
|
 |
陈松涛·失衡家园
现代女性优美的身姿却站在一个倾斜的基础之上,如何保持生活与理想的微妙平衡?
|
 |
邹亮·花之语 人物造型来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但身上却描绘了花团锦簇的中国图案,淡化了雕塑的体积,强化了绘画的平面感,安详与富贵融为一体。
|
 |
林岗·对歌 将工业机器零件组合成为优美的造型,同时借用中国古代工艺器具的局部形象与纹样,剑胆琴心,精致的结构与高贵的气质融为一体。
|
 |
汤文伟·冰封的记忆 手扶拖拉机在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过程中曾经有过重要的贡献,艺术家将其变化为冰封的形态,使其陌生化,从生产工具转化为欣赏对象。
|
 |
▲王超·丑牛 工业时代对家园的记忆,金属与木材的组合,坚硬与温暖的对比,让我们在反差中反思。
|
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雕塑学会主办,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明办、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承办,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世和艺术中心协办的“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温州站展览——“游子情·温州行”将于明天上午9:00在温州会展中心的万和豪生大酒店隆重开幕。200多件全景式艺术作品将呈现中国雕塑现状的大家之作,并将与广大市民见面,由此成为“世温会”期间最具视觉震撼的展览。据悉,这次大展是温籍雕塑大师做媒、温籍侨商出资,共同携手为“世温会”添彩。
从酒店户外展区、到室内展区再到70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雕塑大展温州站的布局跳出单一展示空间,我国老一辈艺术家的力作和新生代艺术家的创意,随着件件作品娓娓道来。
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冠以“中国雕塑”名号的雕塑艺术展,也是中国当代规模最大、参展人数最多的大型雕塑展览。该展览筹备历时一年半,从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700多位杰出艺术家的1100多件作品中,评选出200多件作品参展。参展作品勾勒出当代中国雕塑的整体风貌。展览于今年7月底在厦门启幕后,计划在长春、西安、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进行巡展,组委会主任、温籍著名雕塑家曾成钢“牵线搭桥”,使展览最终加入一站,在“世温会”与家乡人民见面。
“我是温州人,以艺术家的身份在外游荡了30多年,在我记忆里,这样大的雕塑展在温州还是头一回。此次恰逢千人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曾成钢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大展应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董事长郑好的邀请来温,也是自己多年的心愿,展览每站各有不同名字,温州展则因此被诠释为“游子情·温州行”。
曾成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他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多次在国家级重要展览中担任评委,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谈到大展在温亮相的希冀,曾成钢说:“促成展览在温展出,不仅想让家乡人认识当下中国雕塑的面貌,也让大家借此感受温州人全新的姿态。”
此次展览于11月18日结束。叶小丹 胡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