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的重头戏,“智行天下·情系温州”高峰论坛昨天下午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吴启迪、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沈阳军区副政委潘瑞吉、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友余、温州市政协主席包哲东、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王务迪、原国家民航总局副局长徐柏龄、原国家民航总局副局长李钊、温州市委副书记朱贤良等嘉宾出席论坛,市长赵一德致欢迎辞,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著名新闻主播吴小莉主持论坛。
论坛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吴小莉的开场白和市长赵一德的致辞。由于温州媳妇的特殊身份,吴小莉的开场白数次被掌声打断。赵一德在欢迎辞中说:“五年前,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召开。五年过去了,变化的是温州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城市功能、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不变的是全世界的乡亲们对家乡的热爱,正是有这种浓浓的乡情、乡谊、亲情,才有第二次世界温州人大会和本次论坛的举行。”
赵一德还说,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温州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了温州的路子,形成了温州模式,创造了温州奇迹,提升了温州文明。实践证明,推动温州发展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温州人民。“民营、民有、民享、民富”,就是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和精神所在,推动温州发展的最优质的资源是世界温州人。温州30年来走过的路,就是一条以商业网络整合全球经济资源的发展之路。温州之所以有今天的知名度,就是世界温州人有非常响亮的品牌。温州人骨子里充满了瓯越文化的原始张力,温州人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祖先搏击大海的智慧和精明,温州人精神的特质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实践理性和创新精神。当前,由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给温州敲响了警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举行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和“智行天下·情系温州”高峰论坛,集中世界温州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挑战和机遇,共同研究温州转型升级的新举措等,这对更好地把握温州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重大意义。
论坛的第二部分由四位嘉宾的演讲组成。演讲者分别是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香港经济学会会长张俊森、何朝育之子著名慈善家何纪豪和旅法侨领杨明。
论坛的第三部分为互动交流,演讲的四位嘉宾以及中科院院士杨焕明、上海温州商会会长杨介生、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山翀和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对温州临港产业、贸易、人才、总部经济、慈善、文化、教育、乡情和温州人基因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由于论坛精彩碰撞不断,上午的论坛以超出原定时间至十二点半结束。
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承办,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支持。
文字 施世潮 张雅丽 摄影 潘祝平 蒋文广 徐晓春
关键词:经济
杨介生:勾勒总部经济蓝图
远看像公园,近看每家每户都有花园,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温商的总部园。
昨天,上海温州商会会长杨介生在演讲时表示,世界温州人大会是一个很好的构想,这样的盛会有利于打造“总部经济”,有利于温州在新时代的经济转型。不少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都有回乡投资的需求,亲情是吸引他们进驻总部经济园区的最大优势。
对于温州“总部经济”的概念,杨会长从“两个认识、一个主题”来畅谈。两个认识分别是对总部经济理念的认识和对温商需求的认识。
总部经济理念是把全世界的温商汇聚成为温州的经济,他认为全球的商业资源、知识资本和精神财富是世界温商最宝贵的3个资源。目前,温州有近200万人在世界各地。为此世界温商有很多的信息财富,在外的温商学会了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理念,比如创新技术、管理经验、市场研发技术等资源,结合本地的资源,可以推动温州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温州很适合作为‘总部’,因为资本是没有国界的,资本运行者常常会情系故土;企业是没有区域的,企业家常常有家乡情结,关键是‘总部’能做出什么样的水平。”杨会长指出了温州适合作为“总部”最重要的原因。
一旦温州成为“总部”,那么全世界的目光定会聚集到温州。在上海打拼了28年的杨会长设计出了总部的“蓝图”:“我们可以用主题公园的形式,造一个有生态环境的开发区,远看像公园,近看每家每户都有花园,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温商的总部园。它里面的设施包括所有五星级的酒店、会议论坛会场、展览展销、国际采购等一系列的商业设施,这样全世界的温商都会回来,更能够提升温州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
陈进玉:四个“千方百计”促发展
只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温州人去不了的地方。
谈到温州人,作为第一位演讲嘉宾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的第一句话就是:“只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温州人去不了的地方。”改革开放30年以来,温州硕果累累,温州人创造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新时代的温州人最根本的精神是什么?在 陈进玉看来,是温州人在命运面前不低头,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应变,特别能抗风险的精神。
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世界,温州人该如何面对这场金融危机呢。陈进玉认为,要振作起来,不要退缩;要看到困难背后的发展机遇,在夹缝中求得新发展。温州第一代创业者首先要振作起来,不要消极求稳,而要大大地拿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人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陈进玉通过4个“千方百计”为温州今后的发展指点迷津。
首先要千方百计做大温州的临港产业,一定要大力发展温州的本土经济。
其次是千方百计地扩大外贸经济,发挥温州人善于打市场、抓商机的优势,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商机。温州的外贸出口可以经过努力,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可以像义乌一样,靠自己的特色,在全球巩固自己的地位。
再次,要千方百计招揽人才,不仅要懂得金钱的重要,更要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受金融风暴的冲击,人才的外流难以避免,但是人才的回流也近在咫尺,温州的企业家有很好的契机吸引海外人才特别是华裔人才。
最后,要千方百计地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这是温州经济成败的关键。面对全球金融创新,温州不能置身事外,更要走在全国的前列,有所作为,为温州经济的腾飞注入活力。
关键词:慈善
何纪豪: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尊重
温州人要做到被人知道——被人羡慕——被人尊敬。
“这些年,温州人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只是被世人认为是很会赚钱。温州人要被世人所尊敬,就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做,方法之一就是我们真诚付出爱心帮助别人。”作为著名的慈善家何朝育之子,近些年来,何纪豪子承父业,一直关心支持温州经济的发展。
台上,何纪豪先生三句不离温州人,三句不离慈善。在他看来,温州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从事公益事业能更好地提升温州的商业文化。温州以“温州人”这三个字在世界立足,温州模式成为全世界研究学习的对象,温州商人拥有成功的事业之后,很多人都转向对慈善事业的投入,开始回报社会。在何纪豪先生看来,温州人要做到被人知道——被人羡慕——被人尊敬。
王振滔:慈善提升企业文化
温州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先生,是温州目前进行慈善捐款最多的企业家。2007年他成立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第一个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王振滔慈善基金会,创造了爱心接力的新型慈善模式,目前,个人累计已向社会各类公益事业捐款1.29亿元。
是什么原因促使企业家如此热心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呢?王振滔先生用5个字指出了其中的奥妙——企业家责任。温州的企业家从“小打小闹”到成功的商人, 在王振滔看来,企业家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付出多少。作为温商,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是做慈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文化,更能获得一种精神财富。“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高度,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商道其实就是人道”。这句话,引来了在场所有嘉宾的热烈掌声。
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高度,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商道其实就是人道。
杨明:温州是我的牵挂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温州人。
“这么多年来,温州一直是我的牵挂,温州一直是我的家。”旅法侨领杨明先生的演讲主题是“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温州人”。
在杨明看来,温州人作为一个种群,勤劳刻苦、精明能干,极具商业头脑。全球国际化的推进,温州商人成为了最直接的代理人。温州民营企业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温州商人敢闯敢拼、勇求发展、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他还代表所有海外温州人的表态:“我们海外温州人决不会辜负所有温州人的期望,一定会更好地让温州走向世界,让温州在今后发展中再创辉煌。”
关键词:乡情
杨焕明:解读温州人“基因”
从亲情到乡情到师情再到友情,温州人走遍天下,但是从来不会忘记一个‘情’字。
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杨焕明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学的研究。而我们在杨院士的身上,则感受到了典型的温州人基因。
谈到老家,谈到温州,杨院士认为温州给予他最大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
老家的山水,老家的人文,无论到哪儿,杨院士都无时无刻不思念着。从亲情到乡情到师情再到友情,温州人走遍天下,但是从来不会忘记一个“情”字,“温州人是最讲信用、最讲情意的,这是温州带给我的最大的财富。”杨院士说得动情,在座的温州商人温州嘉宾听得动情。
关键词:人才
张俊森:须提升人力资本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升。
经济学专家张俊森教授在谈到人力资本的提升时指出,知识的积累、技术的创新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收益递增,而且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从教育和实践中获取,经济发展越高,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就越大。但是温州20多年的发展是靠人力的低效率、低附加值和高能耗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这种特质正受到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金融风暴等不利环境的影响下,温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与挑战。美国金融海啸引起的全球经济下滑,更使得温州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未来几年,温州企业遇见的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张教授指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但从温州现实的人力资本来看,显然不能满足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需要。温州和苏州都进入了2008年全国最具潜力的城市前50名,但是温州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人均GDP、产业结构、专利授权数、大中型企业从事科研人数大大低于苏州。温州要更好地发展,尤其需要提升人力资源水平,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
那么在温州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如何对温州的人力资本进行提升呢?张俊森教授说,政府的扶持很重要。政府可以更好地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信息化等方面,给中小企业有效支持,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同时,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张教授指出了培养在校大学生时,要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改造自己的能力、适应新环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婴幼儿的学前教育。
关键词:文化
山翀:打造温州文化品牌
希望温州的文化产业比炒房团更出名。
被称为中国舞剧皇后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山翀对温州经济并不健谈,但谈到温州人,谈到温州文化,她就会滔滔不绝。在山翀看来,温州应该在全国、全世界做一个有计划有规模的特色城市文化的推广。
虽然在北京工作,但山翀一直很关心家乡文艺事业的发展,她说:“我们可以借鉴中外文化的精髓,用创新的方式来打造具有温州特色文化品牌的产业,市政府可以适当引进和吸引一些投资,特别是吸引企业的投资,拍摄关于温州发展的电影、电视剧。”
谈及出名,山翀谈到了温州出名的炒房团,但是山翀更希望看到的是温州人在文化产业上的投资和有所作为。她还特地帮温州文化工作者向在座的嘉宾呼吁:“在这个特别的契机,我呼吁一下温州的企业家,给我们文艺工作者更多资金上的投入,相信以现在的创新理念来做文化,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花絮
吴小莉表白
最爱温州人
吴小莉的开场白赢得了多次掌声。她说自己是第一次来温州:“丑媳妇终于见到公婆……既高兴又激动。”她说,自己曾登上过无数个舞台,但在公公婆婆所在地方的舞台上,还是感到紧张。吴小莉说:“在我眼里,温州人是聪明、勤奋、温良和顾家的,温州人是最好的,因为我从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最终还是决定嫁给温州人……我不是回到家乡才这么说,我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我爱温州人!”
吴小莉现场“颁发”
五一劳动奖
由于口误,主持人吴小莉在介绍嘉宾杨焕明院士时,称他获得过五一劳动奖,实际上他是全国劳模,诚实的杨焕明院士马上“抗议”并纠正。机智的吴小莉马上说要现场颁发奖章给杨院士,因为他值得这个奖,化解了一时的尴尬,并赢得了满堂的掌声。
杨焕明追忆往昔
让人落泪
杨焕明院士以自己是温州人感到自豪,当他追忆他的师长,追忆父辈身上的勤劳时说,“我醒着的时候母亲在忙碌,我睡觉的时候母亲还在忙碌”,他以一句“我就从未见过我母亲睡觉的样子!”令在场温州人动容,有几个嘉宾还当场落泪。
文艺代表入场
“享受”明星待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在第二届世温会入场式上列队欢迎与会嘉宾,并打出“欢迎回家”、“共叙乡情”、“回报桑梓”等牌子。当陶慧敏等文艺代表入场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给明星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