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专题讲座场景。 许日尤 摄
|
“家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请找我。”昨天上午,来自美国的蔡亦钢院士在市区华侨饭店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专题讲座。
蔡亦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位获美国机械工程院院士荣誉的内地旅美学者,他在美国申请了140多项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技术、卫星通讯和磁悬浮等高端领域。“虽然长期在美国做研究,但我一直保持着一份浓厚的家乡情。”蔡亦钢说道。昨天,他结合美国成功企业的经验,对温州企业今后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温州企业要积极借助科技创新,以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来活得比别人更好。
“销售是短期的,研发是长期的。” 蔡亦钢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十分重要,企业要加强对研发的投资,并把研发看成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温州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讲,由于一些企业本身研发的力量不够,要引进科技人才也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来扶持。美国有一个做法值得学习,就是政府小企业基金。这个企业基金,研究经费是政府提供的,并不要回报。比如撒一批谷子下去,哪个地里长稻子,哪里地里不长稻子,这都并不重要,只要有一块地长稻子就行了。这种做法十分有利于促进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对于温州企业,及早做产品线路分析图很重要,要研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蔡亦钢指出,一些小企业如果没有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应该请有关咨询公司、科研机构进行指导,找准企业发展的方向,并做好3-5年的规划。当然,进行科技创新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而温州还存在一些企业不会做发明规划,造成容易被市场淘汰的情况。这时候,政府可以出来做一个区域的发明指南,让企业进行参考。
蔡亦钢还结合亲身的体会,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科技创新的主体、规划、人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专门安排互动交流时间,来自企业界、政府部门等的听众更是抓住机会,抢话筒咨询碰到难点、热点等问题,蔡亦钢一一详答。
“这是一个难得机会,我也有很多问题想咨询蔡亦钢院士。”主持论坛的副市长徐育斐见状也忍不住“抢”下话筒,提出了她十分关心的三四个问题。徐育斐还表示,希望今后与蔡亦钢院士能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为温州发展和实践提供指导。
“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随时都可以找我啊”。蔡亦钢拿出了名片,递给了更多想问问题的听众们。“我每天会接到200多封邮件,一般情况下,我尽量抽空给予答复。” 记者 肖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