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论坛会场。 郑晓群 摄
|
在论坛会议发言还得抢时间?是的,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温州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论坛”上,当进入对话阶段后,每位参与者有4分钟的发言时间,为了让最短的时间表达自己最多的观点,他们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成良,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孙禺,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张仁寿,温州市厂长经理人才公司总经理陈建云。主持人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每一个人的发言必须保持在4分钟。
首先发言的是陈健云,他从高校培养人才这个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知不觉间超过了4分钟。一位听众马上“抗议”:陈先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的。陈健云只好意犹未尽地结束了发言。主持人抱歉地说,只能给4分钟,我有次在德国开会发言还只给我3分30秒呢。
有了“前车之鉴”,接下来上台的王孙禺、瞿佳基本都在规定时间内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轮到张仁寿发言,他一拿起话筒就自报家门:“本人是乐清人,这个论坛时间短缺,主持人只给我4分钟,也是本人当老师来第一次碰到要用非常紧迫的4分钟来表达观点,所以现在不能长篇大论了。”他言简意赅地讲了人力资本投资在温州的重要性,引来阵阵掌声,也将论坛推向高潮……
剩下最后10分钟,主持人提议让台下听众互动,但是,仍然是“老规矩”——每个人只能给2分钟。台下听众于是又抢起了话筒。
只有一位发言听众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宽容”和支持,他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吴松弟教授。他说,温州的中小学教育有偏差,温州有些学生成绩好,是靠大量作业完成的,这一点温州教育界要注意,要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另外,温州很多老板自以为有钱,工作很忙,把孩子放在老师家里,这做法不对,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损伤。吴松弟的发言明显超过时间,主持人打手势提醒了。然而,也许是他的讲话切中教育弊端,台下有听众提议:“就让他多说一下吧!” 周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