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民族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牵头,全县各民族乡镇、民族村、民族村和少数民族联谊会等23个单位组成。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交流民族工作经验,研究落实民族政策,协调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研究制订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二是开展民族村新增认定工作。针对民族村大幅减少,造成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能享受民族村优惠政策的问题,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开展新增民族村认定工作。目前,已完成2个新增民族村的认定工作,涉及750多少数民族群众。
三是深化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活动。将全县20个民族村分别列入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计划,实行“一对一”帮扶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同时,深入开展“学技术、理思路、扶项目”活动,培训少数民族农民150多人,下达帮扶资金5万多元,扶持少数民族贫困户45户。
四是挖掘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极筹办“2009泰顺畲族‘三月三’风情节”活动,融合“百家宴”、畲族歌舞、民俗互动表演等节目,提升风情节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带动民族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同时,切实抓好畲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建立畲族民俗展览馆,组织编写《泰顺畲族志》,并在民族学校开设畲语、歌舞和传统体育等课程,继承和发扬畲族传统文化。(泰顺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