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系民族和谐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不断接触、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以多元一体为主要特征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即每一个民族在历史、传统、习俗、服饰、艺术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同时,中华民族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机文化整体,具有一体性特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一体性不是对立的,而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既要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要坚持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使中华民族文化以其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绚丽多彩的中国气派,展现在世界舞台,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第一,要始终坚持和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在当代中国,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要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使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交相辉映,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切实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既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又要积极扶持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扶持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并举,既要注意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出版,又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与改革实践,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生机。
第三,要兼容并蓄、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各民族文化互相取其所长、互相学习、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既是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各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分的关系,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摈弃和改造那些消极落后的成份;既要勇于吸收兄弟民族和国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全盘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努力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和谐局面。